24
九月
09

永續設計真的可以給我們一個永續未來嗎 ?


文 / 廖桂賢

全球環境日漸惡化,設計專業慢慢開始重視設計的環境衝擊,並開始發展「永續設計」的實務與論述,在設計規劃中考量環境影響的手法包括「綠建築」、「生態設計」、或是美國所謂的「低衝擊開發」(low-impact development)等,都屬於永續設計的領域。環境議題受到重視固然令人欣慰,但目前採用的永續設計手段能夠對環境的永續性有多少貢獻,仍是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永續設計真的能夠為我們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嗎?本文透過對一個新世界觀的探討,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並重新定義永續設計。

永續設計需要新的世界觀

人類營造生活環境的手段,與人類如何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息息相關,也可以說是取決於我們的世界觀或是對生命的概念。受到近代西方思潮的影響,全世界各地的現代城市與建築的規劃設計幾乎完全採用西方的邏輯,因此本文首先簡短討論歐美近代世界觀。

十七世紀的啟蒙運動奠定了西方國家發展的科學與哲學基礎,而現代哲學之父、也是數學家的笛卡兒,尤其對人們看待環境以及其他生物的態度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笛卡兒認為世界是由「心」(mind)與「物」(matter)兩個獨立的領域所組成,人類天生擁有靈魂、理性和文化,而自然世界純粹由物質組成,蠻荒而無秩序,因此人類優於自然以及其他物種,並且獨立於自然生態系統之外。如此的世界觀讓人類以為自己擁有管理自然的權力,並將任何宰制自然環境與其他物種的作為合理化。許多學者認為笛卡兒將人與自然截然二分的世界觀,並將自然看作僅僅是一個服務人類的大機器,是造成近代環境惡化的主因。既然如此,若設計專業者想要改變目前不永續的環境現狀,永續設計必須要奠基在一個與笛卡兒式思想截然不同的新世界觀之上,必須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重新思考。

從物件到關係:重要的網路概念

人類的世界觀因為對環境與生命的認識不足而扭曲。雖然知識的領域仍無窮盡,但近來科學家對生命和自然的認識,已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慢慢發現世界上各種自然現象遠比過去所認知的複雜難解,於是,一個有別於笛卡兒思想的新世界觀漸漸浮現。

先從笛卡兒世界觀的機械論說起。笛卡兒認為整個世界就是一部為人類服務的大機器,要認識這個機器的唯一方式,就是將組構的零件拆解開來逐一瞭解,當各別的組件被充分瞭解之後,也就代表了對機器整體的全面瞭解。過去科學家對這樣化約式的知識認識架構深信不疑,但自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化約的機械論開始遭到挑戰,首先是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的出現,近來則是複雜理論( complexity theory)的快速發展,慢慢淘汰了笛卡兒的機械論。

學者觀察自然及文化現象或系統,發現系統的本身並不是其組件性質的直接反映,舉例來說,要了解人或是任何有機生物,光靠瞭解所有組成的器官和其他元素是遠不足夠的,因為各個組成元素彼此之間並非獨立,總是相互作用著,因此,所有元素的加總並不等於整體;換句話說,因為有相互作用,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一加一其實不等於二。具備這樣特質的系統於是在科學上被定義為「複雜」(complex),要瞭解一個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的唯一方式,就是瞭解系統整體的組織架構。這樣的認知,讓科學家研究事物的架構有了重大的觀念革命,焦點從細部的元素轉移到事物的整體,同時也是從實質的「物件」轉移到物件之間的「關係」,一個新的世界觀儼然成形。

在笛卡兒的機械論中,世界不過是許多物件的大集合,物件之間的關係是次要的、甚至被忽略的;在新的世界觀中,世界是一個由各種交錯關係所組成的網絡,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至為重要,但元素本身的細節則不是重點。在這個新的世界觀中,網絡是任何事物的基礎,各個不同層次的各個生命系統,小自細菌、大到城市,基本上都是網絡的組織系統。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 (Capra)認為,生命系統的複雜性可以「網絡中的網絡」來想像,每一個單獨的系統都是網絡,並且在更廣的網絡中與其他網絡系統互動 。於是,我們以為是「物件」的東西,本身除了是由實質物質組成,也是由各種不同對內對外關係所組成的網絡組織,不過是在關係網絡中一個依稀可辨的「圖樣」而已。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會發現人類對任何物質的定義,包括人,都可以說是主觀偏頗的。一個人作為一個系統,不斷與其他系統產生相互作用,在複雜的生命網絡之中,人與所謂外界的界線其實是很模糊的。這不是什麼虛無的哲學,而是紮實的科學,人之所以為人,能夠在身體和心靈上生存成長,都必須仰賴與外界的物質能量的交換互動;七年前的你,絕不是七年後的同一個你,撇開心智的改變,即使連構成身體的物質都不是與七年前同樣的東西。各種生命現象的複雜性推翻了笛卡兒的二元論,人類一直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與自然不可分割,我們所以為人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不過是個假像,因為一直以來人類視自己與環境的關係而不見。因此,人類的生存必需仰賴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全。

設計中的生態觀念:非平衡概念

當代科學已著重關係和網絡的研究,設計界可以從科學中,尤其是從生態科學中汲取智慧,來深化我們對環境的瞭解,以提出適切的解決方案。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設計專業者僅將生態學等同於野外動物的科學,以為生態學和人為環境無關 ;當規劃設計者需要用到生態知識時,也頂多是用於冠有生態名義的設計方案中,即使如此,在這些打著生態名號的規劃設計案中,例如所謂生態廊道規劃中,生態學卻是被簡化、誤用、甚至濫用的。許多生態學的基礎觀念其實不應侷限於動植物上,生態學可以刺激設計者重新思考人造環境的意涵,作為設計的靈感來源,設計應該要奠基在生態觀念的基礎上。

那麼,到底什麼是生態觀念?這不是指生態保育或環境保護而已,而是一個認識環境的架構,與前面所述的新世界觀是一體兩面。作為一門相對年輕的科學,生態學在過去一、二十年間,也產生了重大的觀念變革,尤其是「非平衡」( nonequilibrium)概念的出現,這是直到最近才被生態學家廣為接受的觀念,對生態學的發展有著革命性的影響力。早期的生態學家雖然研究不同物種之間的動態關係,卻忽略了生態系統的本身也是動態的,一直以來相信著生態「平衡」(equilibrium)的觀念,認為當生態系統遭受到外來的干擾時,其內生的自我調節能力會讓系統慢慢導回原來應有的平衡。不過,生態學家慢慢認清,在人類眼中所看到的「平衡狀態」,不過是某個時間範圍、在某些特定條件之下的所產生的暫時現象,或是偶然的歷史事件。而所謂的自然「擾動」或「災害」,是再自然也不過、不可或缺的生態作用力之一;換句話說,野火、洪水等並非偶然的意外,當我們把觀察的時間拉長,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災害,就跟降雨、覓食、甚至或是花粉傳播一樣是自然過程的一部份。許多系統長期不斷地被擾動著,永遠不會達到所謂自然平衡的狀態,即使一陣子不受擾動,也不會「回復」到一個既定的自然狀態, 當然,「平衡」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卻是例外。

非平衡的觀念提供了一個重新檢視「永續」意義的機會。正如同過去生態學家假設任何生態系統都會有一個理想、穩定、平衡的境界,若今天我們假設人類未來可以達到一個繁榮安詳,沒有任何災難的完美狀態,同樣也是天真不切實際;永續並非、也不該被視為人類的終極目標,或是一個完美穩定的境界 。將環境永續等同於一個固定目標,已經導致許多謬誤;例如,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能源議題受到高度關注,大部分的人似乎以為,只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到某種程度,或以其他再生能源取代石化燃料,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永續的未來。然而,即使全世界順利地達成統計上的零排放,也不保證的未來無限美好,因為一方面,永續的課題絕不止於能源使用;另一方面,儘管許多的能源目標都是出於善意並的確有助於減輕二氧化碳的問題,獨尊單一議題很容易就忽略了其他相關連的議題。近來,因為生質能源越來越受到歡迎,開發中國家大量將糧食作物改為能源作物,反而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窮人苦不堪言。

當前永續設計論述的謬誤

目前,所謂的永續設計實務與論述中,也充滿著類似的觀念謬誤,並根植於「環境系統終究會達到一個理想平衡狀態」的假設上。所謂的綠建築標準就是其中之一,許多建築師以為,只要建築達到了某些量化的指標,也就是建築物的某種理想的環境影響(或不影響)狀態,就是永續的建築。綠建築的認定基本上將已建造完成的建築物視為一個封閉的系統,以為建築的環境作用在營造完成後就恆久不變。

在美國,「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開發模式透過對雨水逕流的管理來減輕開發案對基地環境的負面衝擊,設計規劃者以為只要運用一套創新的排水系統設計,就能夠讓基地維持在開發之前的原始水文功能;然而,一個基地的生態健全不能僅靠管理水文循環,經人為干擾後的基地也不可能被再回復成原本的功能,低衝擊的假象反而有合理化了綠地和農地開發的危險。

此外,在歐美規劃界中盛行的「高密精巧城市」( compact city)也是另一個謬誤,這個理論基本上倡議一個理想的城市硬體發展形式,認為高密度的城市型態相對於低密度的郊區蔓延,對區域的整體環境生態較有益;低密度住宅大量侵蝕農地與綠地固然問題重重,但都市發展對環境的衝擊不在於密度或居住形式的本身,而在於都市發展背後的生產與消費過程,以及生活模式;當城市盲目追求某些形式上的統計數字時,真正影響環境的社經機制卻被忽略了。

當前許多永續設計論述,在於反制傳統設計規劃實務對環境的破壞,用意雖然良好,可惜多半是基於過於簡化的邏輯,並且奠基在「自然平衡」的過時觀念上。這並非意味當前永續設計方法無濟於事,事實上,許多的永續設計策略集合起來,也許可望改善目前最迫切的環境惡化問題;然而,當某些環境議題看似已解決,卻可能是在某一個時點、某些特定條件下的假像,充其量只是暫時的「平衡」現象。如果設計規劃界在發展永續設計的論述和手法時不夠嚴謹,我們可能解決了某些問題,卻又引發另一批新的問題。永續設計要對真正的環境永續產生貢獻,設計的論述和策略必須要反映環境系統的動態、不穩定的特質,並盡量考量不同系統之間交錯縱橫的網絡關係。

以過程為導向的永續設計

在觀念上,我們可以將永續的未來視為一個長期而言動態的、但是偶爾會夾雜短期穩定狀態的未來;永續未來仍然會是不斷變動的,而且變動大部分是不可預期的。因此,「永續」不是一個終極的狀態,而是一個過程。將時間精力花在追求一個不切實際的穩定狀態沒有多大的意義,在不可預知的變動環境中,我們必須設法讓生活環境具備高度的適應性;因此,永續設計的意義不在於打造一個完美的、以帳面數字來衡量的永續環境,例如溫室氣體排放量減了多少、回收的建材使用了多少、有多少雨水被回收或入滲到地下、甚至保存或修復了多少生物棲息地。純粹追求統計數字的設計無法給我們一個有高度適應力的環境,因為環境的永續性並不是所有達到某些環境標準的綠建築、或是生態社區的大集合,永續的環境是文化與生態過程交互作用下的產物,不是直接出於設計師之手的。就像「永續」的概念一樣,永續設計也應該以過程為導向,將重心放在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上。

目前,許多在永續議題上的努力都太過強調技術。當然,技術是解決許多棘手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只強調技術絕不足夠;事實上,僅用技術來解決環境問題,是又陷入了笛卡兒式的思維,認為科技的進步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很不幸的,當前的永續設計論述和實務中充斥著如此的傳統思維,掉回了科技的陷阱中。許多永續設計的討論完全集中在技術層面,看不到對於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重新思考;在設計實務中,永續設計似乎僅等同於綠建築規範、自然排水系統設計、高密度城市型態、或是生物棲息地重建等;對一般大眾或媒體而言,永續設計甚至物化成為太陽能板、生態池、回收材料等,只要設計案中採用了某些環保技術或設計手法,就大言不慚的冠上永續或綠色的名號。

任何的設計案都不該以它採用了什麼樣的技術,或是達到了什麼樣的環境標準來衡量,設計的討論應該在於它創造或促進了什麼樣的機制或作用。一個真正的永續設計案並不是許多創新技術的集合,而在於設計的本身在與其他系統的互動過程中,能夠對其他系統有正面意義;舉例來說,綠建築不能以它的太陽能板或是零溫室氣體排放來定義,不能以綠建築標章來定義,而必須以它本身所具備的環境生態過程來定義:是不是有能力持續不斷的產生乾淨的空氣和水、滋養健康的身心、甚至對遠在數百里之外的森林產生助益等等。

行文自此,文章一開頭所拋出的問題已有了暫時的答案:如果永續設計的實務與論述僅重於技術層面,無法跳脫追求固定環境目標的模式,永續設計對環境長遠的永續性不會有太大意義。若設計專業者想真正對人類的永續未來產生實質的影響力,設計觀念必須進行重大的變革:在永續設計中,設計師的工作並非設計建築、地景等實體「物件」,而是其背後所產生的環境、社會、以及經濟「機制」,以及與其他事物的「關係」。設計觀念的變革需要奠基在對自然的瞭解、奠基在一個新的世界觀上,科學界中慢慢成形的新認識架構值得設計專業者參考學習。

參考文獻

Beatley, Timothy. (1989).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planning theory.”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4(1):1-27.

Capra, Fritjof. (1996). The web of life: the new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systems. New York: Anchor Books.

Castree, Noel. (2003). “A post-environmental ethics?”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6(1):3-12

Cash, David W. et al. (2003). “Knowledge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100, n.2, p.8086-8091.

Ehrenfeld, David. (1981). 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linski, Dennis E. (2005). “There is no mother nature—there is no balance of nature: cultur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Human Ecology, v.33, n.2, p.271-288.

Kauffman, Stuart. (1995). At home in the universe: the search for the law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complex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John. (2004). “Squaring the circle? Some thoughts on the ide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 48:369-384.

From http://blog.yam.com/user/kueihsienl.html


0 回應 to “永續設計真的可以給我們一個永續未來嗎 ?”



  1. 發表迴響

發表留言


九月 200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最高評分